上软下硬黏土中四筒基础抗倾覆承载特性研究
练继建 1,曹 政 1,杨 旭 1,2,黎慧珊 1
(1. 天津大学 水利工程智能建设与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50;2. 天津理工大学 海洋能源与智能建设研究院,天津 300382)
摘 要:随着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四筒基础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大多数海域存在较厚的上覆软土层,对基础抗倾覆承载能力有着重大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上软下硬分层黏土模型,对四筒基础在单向水平荷载和弯矩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筒基础在水平、弯矩荷载作用下主要运动模式为转动,对边加载时,转动轴靠近受压筒且随着软土层厚度增加不断靠近四筒基础平面中心,但变化幅度较小;水平和弯矩极限承载力对于不同的筒间距和长径比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当软土层厚度h/筒高L≤3/4时,水平和弯矩承载力随着软土层厚度的增加近似线性降低,当h/L>3/4后,承载力降低速率明显减小。
关键词:海上风电;四筒基础;表层软土;旋转中心;承载能力
考虑气动阻尼影响的海上风电筒型基础整机运行状态振动模拟研究
董霄峰1,2,贾业萌2,李文倩3,姜军倪2,4,周 欢2
(1. 天津大学 水利工程智能建设与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50;2. 天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天津 300350;3. 天津城建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4.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 430010)
摘 要:运行状态下由叶轮旋转效应产生的气动阻尼对海上风电结构振动影响显著,然而当前的数值模拟方法受到计算能力与施加气动阻尼方式的限制,无法真实高效地表征气动力对振动的影响,使得模拟结果与实际工程存在偏差。针对上述问题,以某海上风电场内1台筒型基础整机为研究对象,考虑气动阻尼效应搭建了整机顺风向振动的简化理论模型,研究气动阻尼对运行状态下整机振动的折减效果,并以折减系数形式引入到数值模型计算中再与原型观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所建理论模型与数值模型的一阶自振频率与实测数据反馈值均相差较小,两类模型对实际工程的适用性良好;理论模型与数值模型同风速下的振动差值稳定,两者动力学上具有很好的同步性;停机工况与运行工况下,模拟塔筒顶部振动位移均方根值与原型观测均方根值平均误差分别为 12.19%与7.99%,说明基于考虑气动阻尼效应的振动理论模型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折减是可行的,模拟精度可以满足工程需求。
关键词:海上风电;筒型基础;有限元模型;气动阻尼;原型观测
砂土中冲刷条件下三筒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研究
赵学亮1,王 鑫1,陈馨睿1,隋淑环1,沈侃敏2,邓温妮1
(1. 东南大学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1189;2.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22)
摘 要:通过开展小比尺三筒基础承载力模型试验,研究冲刷条件下三筒基础水平承载特性,建立数值模型对模型试验结果进行验证与扩展,分析水平和弯矩荷载下,冲刷率e和相对筒间距S/D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三筒基础极限承载力的冲刷修正系数dhe、dme的计算方法;采用固定荷载比方法,通过数值模型计算M-H加载条件下三筒基础的破坏包络线,分析冲刷率e和相对筒间距S/D对复合加载特性的影响,提出冲刷条件下三筒基础M-H破坏包络线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冲刷条件下的三筒基础受水平和弯矩作用直至破坏的过程,经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失稳破坏3个阶段;三筒基础的水平极限承载力随冲刷率e的增大而下降,且下降速率逐渐增大,相同长径比的三筒基础的水平极限承载力随相对筒间距的减小而降低;随着冲刷率e的提高,三筒基础的M-H破坏包络线向内移动,随着相对筒间距S/D增大,归一化破坏包络线呈上凸的趋势。
关键词: 三筒基础;冲刷率;极限承载力;弯矩承载力;冲刷修正系数;包络线
基于实测波浪的单桩式海上风电基础波浪力计算研究
朱民涛1,宋 虹1,周 胡2,3,和法利4,刘福顺1,常 爽1
(1. 中国海洋大学 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2. 浙江省深远海风电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14;3. 中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22;4. 中国绿发江苏广恒新能源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基于实测波面的波浪力获取作为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以及数字孪生模型建立的必备环节,对海上风电数字化运维至关重要。为了满足更大的装机容量需求,单桩式海上风电基础趋于大型化,其尺度因子D/L也随之增大;并且实际海域均为非规则波,以尺度因子划分波浪力计算理论的方法对非规则波的适用性尚不明确。通过建立数值水槽,依据实际工况对不规则波与桩基的作用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入射波浪场与桩基所受波浪力,在此基础上,基于入射波浪场分别采用Morison方程以及绕射理论求解波浪力并将之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波浪力计算理论关于尺度因子的适用性,同时探究了波浪要素对计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orison方程在波高较大时精度下降;相对于Morison方程,绕射理论在该尺度下的精度更高。最后,通过分析实测数据进一步探讨了典型工况下的波浪力特征,以期通过实测波面计算波浪力的方法为实际服役风机波浪力计算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单桩基础;实测波浪;Morison方程;绕射理论;尺度因子;OpenFOAM
考虑翘曲应力的半潜平台扭转极限强度计算方法研究
吴剑国1,黄烨斐1,刘成名2,张 萌2,朱熠凡1
(1. 浙江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2. 中国船级社海工技术中心,天津 300457)
摘要:半潜平台由于结构和受力复杂,目前主要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整体模型计算其扭转极限承载力,存在建模和计算时间较长、精度较差和不易收敛等问题。一方面进行半潜平台的整体有限元模型的简化研究,提高其计算效率和收敛性;另一方面基于薄壁杆件理论,将该半潜平台截面简化为单壁室截面计算其翘曲应力,提出了基于一跨模型且考虑翘曲应力影响的半潜平台约束扭转极限强度计算的简化增量迭代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结果表明,所提简化增量迭代方法计算精度较高,能很好地反应翘曲应力对半潜平台约束扭转极限强度的影响,大幅减少了计算约束扭转极限强度的时间,可用于半潜平台的设计。
关键词:半潜平台;翘曲应力;薄壁杆件;约束扭转
多连通域浮式平台波浪载荷水池模型试验研究
耿彦超1,2,丁 军1,2,俞 俊1,2,王琦彬1,2,凌宏杰3,邬志佳1,2,朱云龙1,2,谢卓雨1,2
(1.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82;2. 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082;3.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 镇江 212003)
摘 要:大型多连通域浮式平台的典型代表是大型海上旅游浮式综合体,依据概念设计,开展大型多连通域浮式平台的波浪载荷水池模型试验研究,试验对不同海况下4种典型多连通域浮式平台方案进行波浪载荷测量,包括剖面的垂向弯矩、水平弯矩和扭矩等,通过观察试验现象和分析测量数据,获得了不同方案大型多连通域浮式平台的波浪载荷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平台质量大、振动阻尼大,所以高频载荷成分小;平台在自由状态下载荷值基本都小于平台只释放垂荡状态载荷值;在方案四高波高状态下,平台波浪载荷的高频成分包含了波浪的非线性、约束柱与平台之间的耦合、平台自身的高频振动等。研究成果可为大型海上旅游浮式综合体的结构设计提供设计载荷输入,支撑平台的强度校核评估。
关键词:多连通域浮体;海洋平台;波浪载荷;水弹性响应
深海采矿转场工况平台—水下系统耦合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沈玉琦1,李 焱2,3,刘汇海2,3,唐友刚2,3
(1.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上海 200011;2. 天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天津 300350;3. 天津大学 水利工程智能建设与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50)
摘 要:针对水深6.0 km深海采矿装备,研究其转场工况平台—水下系统耦合动力响应特性。建立深海采矿平台—输浆管—中继站一体化耦合动力模型,其中采用有限元方法离散输浆管,采用势流理论计算平台水动力,基于Kalman滤波对动力定位系统进行参数整定,优化动力定位系统推力。考虑动力定位系统,计算水动力和采矿平台—输浆管—中继站的频域响应和平台—水下系统耦合时域运动响应,计算得到了平台时域运动响应、水下系统动力响应及动力定位系统推力响应。结果表明:建立的一体化耦合动力分析模型是可行的,可以有效预报平台及水下系统响应;转场0°浪向动力定位系统可以有效控制平台运动;中继站运动较小,输浆管轴力较大,建议将输浆管的浮力材料移动到流速较小的水下范围,可降低拖曳力,有利于输浆管的强度性能。
关键词:深海采矿平台;水下系统;动力定位;耦合动力响应
台阶式沉井等效墩宽计算方法探究
闻云呈1,朱大伟2,王晓俊1,成泽霖1,3,张帆一1,夏明嫣1
(1.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24;2. 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 225009;3. 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
摘 要:桥梁工程中存在形状各异的桥墩,在研究不同截面桥墩的局部冲刷特性时,桥墩尺寸的定量描述非常重要。以台阶式沉井结构为研究对象,梳理并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等效桥墩宽度计算方法,发现各类公式本质上为计算不同条件下的桥墩平均阻水宽度。开展了台阶式沉井局部冲刷试验研究,基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各类等效墩宽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发现Melville和Raudkivi的等效墩宽计算公式能够较好地估算考虑动床条件下台阶式沉井的平均阻水宽度;进一步收集了国内外193组台阶式沉井类结构的局部冲刷试验数据,数据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Melville和Randkivi的等效墩宽计算公式能够较为准确且保守地量化大多数台阶式沉井类结构的截面非均匀性;最后基于数据集冲深墩宽比统计结果对该公式近似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局部冲刷;等效墩宽;流量守恒原理;非均匀桥墩;水槽试验
海上退役石油平台造礁的流场效应研究
张伯涵1,2,张学庆1,3,郑西来1,2,管 瑞1,2,宋晓冉4
(1. 中国海洋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2. 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100;3. 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100;4. 青岛市水文中心,山东 青岛 266101)
摘 要:将海上石油平台改建为人工鱼礁是一种理想的退役平台处置方式,流场对人工鱼礁发挥功效起着重要作用,而目前对平台造礁的流场效应仍有待研究。基于埕岛油田退役平台造礁示范工程,构建了渤海埕岛油田海域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在实际海况条件下定量研究不同规模平台造礁对流场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当布设鱼礁山后,在鱼礁山两侧及上方沿水平来流方向均形成流速增大区域,而迎流面和背流面出现了流速减小区域;与无鱼礁山时相比,随着鱼礁山高度增加和来流速度增大,鱼礁山区域流速变化幅度和变化区域面积逐渐增大,且鱼礁山高度对流速影响范围更大,来流速度则决定流速变化幅度;在垂向上会产生明显的上升流与背涡流,随着水平来流速度增大,鱼礁山高度对垂向流场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小。
关键词:平台造礁;数值模拟;人工鱼礁山;流场效应;埕岛油田
岛礁地形上斜坡堤前破碎波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黄晶鑫,杨 氾,潘军宁,王登婷,刘清君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河流海岸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24)
摘 要:基于SPH方法建立波浪数值水槽,对岛礁地形上的波浪传播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岛礁地形上波浪破碎过程的波高和水质点波动流速分布,并采用波浪水槽物理模型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准确地模拟岛礁地形上波浪破碎引起的波高和波动流场沿程变化。在此基础上模拟了礁坪上建设斜坡堤后的波动流场,分析了斜坡堤对礁坪上流场形态、沿程波高、波动流速垂向分布及近底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建设斜坡堤后,礁坪上波浪破碎更加猛烈,波浪破碎点前移;沿程波高与波动流速受反射波影响明显,沿程波高变化呈现为先增大、再减小、再增大,最后在防波堤堤脚处减小,近底流速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在堤前半倍波长范围内反向近底流速峰值较非岛礁地形上规范公式计算值增幅较大。
关键词:岛礁地形;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数值模拟;斜坡堤;破碎波
深海浮球内部气压对水下内爆波的抑制机理
赵一凡1,2,3,赵 敏1,2,3,胡延东1,2,3,冯淼林1,2,3
(1. 上海交通大学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0;2. 上海交通大学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3. 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0240)
摘 要:深海潜器常携带中空浮球来为其提供浮力。陶瓷因其高强度、低密度等优点成为浮球的理想材料。然而,中空结构在外部高压环境下易发生内爆,产生的内爆波会对周围结构产生毁灭性损害。为了探索浮球内部初始气压对内爆波的影响,首先,利用气泡动力学对其不考虑球壳影响时进行理论分析,得到内爆波压力脉冲沿径向以指数−1 衰减,并指出其物理意义和隐含假设,进而从能量分析得到增加内压使压缩空气消耗的能量增加,从而减弱释放到水中的压力波能量;其次,采用三相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考虑水的可压缩性和球壳因挤压引起的脆性破裂的影响,得到更为接近实际的内爆压力的分布。由于两侧挤压球壳,外部的水在不断扩大的缺口处产生向内的射流,造成内部气体非球形塌缩,后续压力波呈现出与球壳碎裂方式有关的方向性差异。通过有限元模型对内部初始气压的研究表明,增加初始内部气体压力到 1 MPa 时,压力脉冲在球壳表面处下降了 15. 6%~24. 8%。这一结果表明,在几乎不增加浮球质量的条件下,增加内部初始气压具有很好地抑制近端内爆波强度的效果。
关键词:流固耦合;水下内爆;数值模拟;陶瓷浮球;压力脉冲
深海无人系统大长径比环肋圆柱壳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
陈沙古1,2,高 原1,2,吴智睿1,2,郁 伟1,2,周 成1,2,刘 成1,2
(1.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82;2. 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082)
摘 要:环肋圆柱壳是深海无人系统广泛采用的一种耐压结构形式,保障其结构安全是系统研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针对环肋圆柱壳的结构特征推导了组合结构重量关系式和结构参数简化估算方法,并以一种超长型深海无人系统耐压结构为例,围绕大长径比环肋圆柱壳的结构形式、设计计算、仿真分析、模型验证等开展研究。研究表明提出的大长径比环肋圆柱壳结构设计参数简化估算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相关计算和分析结果可以为该型深海无人系统结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以为其他类似耐压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肋圆柱壳;大长径比;结构设计;耐压结构;深海无人系统
海沟影响下深水海洋管线成环行为研究
贾纪川1,顾继俊1,黄 俊2,高 磊1,2,陈磊磊1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2.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8)
摘 要:在深水海洋管线的安装过程中,制造工艺的偏差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易导致管线上不均匀的扭矩分布,在张力的共同作用下,管线在其触地区可能出现“成环”现象,受到严重损伤,而海洋管线的触地区也是海沟集中形成的区域。为了研究海沟对海洋管线成环行为的影响,基于OrcaFlex软件和构建海沟模型的经验公式,建立了深水悬链线立管和海沟的三维数值模型。就海沟轮廓、位置和土壤属性对立管成环行为的影响展开参数分析,并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成环的临界载荷。研究表明:海沟的产生和扩展、立管相对海沟的合理位置以及土壤参数中海床表面不排水抗剪强度和吸力因子的增加,可有效降低立管成环过程中的最大压缩力和最大弯矩,从而减少成环引起的损伤;临界载荷的分析则有助于对成环的临界条件进行预测,避免成环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管线成环;OrcaFlex软件;海沟模型;参数分析;临界载荷
基于实测资料的杭州湾海底管道裸露悬空历年变化趋势及风险区分析
沙红良,赵春霞,李树明,朱堂勇,宋世柱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长江下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江苏 南京 210011)
摘 要:近岸海底管道受海流影响,原处于掩埋状态的管道易出现裸露及悬空情况,掌握海底管道在位状态变化趋势是对其实施安全管理的关键和基础。以东海杭州湾海域内长距离海底输油管道为例,根据 2008—2021 年连续多年采用声学探测方法获取的管道外检测资料及成果,在统计分析海底管道历年状态变化趋势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管道悬空、裸露状态的游移变化情况及悬空段的分布特征;针对管道悬空频现、悬空长度较长的风险区,分析管道悬空的主要特征及管道附近海床冲淤演变情况,为海底管道安全运行管理及悬空段防护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为海底管道检测频率、管道状态变化分析提供案例参考。
关键词:海底管道;悬空;变化趋势;杭州湾;声学探测;管道防护
基于CPTU解释黏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方法研究
陈 亮1,徐春喆2,郭 鹏2,赵学亮2,张友虎2
(1.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331;2. 东南大学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1189)
摘 要:黏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Su是海上风电工程设计中重要的力学参数之一,孔压静力触探测试(简称CPTU)无法直接测得黏土强度,但其所提供的锥尖阻力、侧摩阻力以及孔隙水压力与土体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存在映射关系,国内外基于CPTU已经演化出多种解释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基于滨海某海上风电项目,开展了原位CPTU试验、三轴不固结不排水(UU)、三轴固结不排水(CU)、固结快剪(CQ)以及船上微型十字板剪切(MVST)试验,对已有计算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校验,分析发现需根据区域场地情况对其中经验系数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提高计算精度。研究基于CU试验结果,结合工程实例对原有公式中经验参数进行优化修正,最后通过误差分析,验证了修正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利用改进后的修正预测模型可使江苏地区海域黏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计算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关键词:海上风电;孔压静力触探;岩土勘察;不排水抗剪强度;黏性土
重载码头堆场CFG桩网复合地基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周春儿1,董华钢1,王年香2,3,徐光明2,3,顾行文2,3,任国峰2,3
(1. 广东省航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50;2.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岩土工程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29;3. 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8)
摘 要:CFG桩网复合地基广泛应用于处理软土地基。采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某码头堆场超大荷载下CFG桩网复合地基的变形和桩土应力特性,试验模拟了地基、CFG桩、树根桩、加筋垫层、防尘网和轨道梁基础、矿石堆载等,分析了超大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表面变形、桩顶轴力、桩间土压力、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地基的沉降速率在稳定控制标准之内,沉降量满足堆场使用要求,防尘网基础和轨道梁基础水平位移和沉降均很小,桩土应力比为25.2~43.8,CFG桩网复合地基在350 kPa荷载作用下是稳定安全的,达到了预期加固效果。
关键词:CFG桩;复合地基;软土地基;桩土应力;重载码头;离心模型试验
浮式风力机若干特征动力学问题综述
程友良1,2,曹淑刚1,2,3,万声权1,2
(1. 华北电力大学 动力工程系,河北 保定 071003;2. 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省低碳高效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 保定 071003;3. 龙源(北京)新能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4)
摘 要:总结浮式风力机类型及其对应的特征动力学问题,针对浮式风力机气动荷载、水动荷载的计算方法以及结构动力学、控制动力学典型问题进行论述。讨论了气动—水动—结构—伺服耦合分析的难点,重点分析了二阶波浪力、畸形波等非线性波浪荷载、流荷载及涡激运动对浮式风力机特征动力响应的影响。阐述了浮式风力机动力学研究的试验方法、数值仿真方法、样机测试方法,并对模型试验技术的相似理论、气动模型的实现和难点以及数值仿真的频域方法、时域方法和分析工具进行了归纳对比。研究表明:浮式风力机多场、多体耦合动力分析机理及相关技术仍不成熟,气动荷载、高阶非线性波浪荷载耦合模型的建立是动力学问题研究的重点,数值仿真及模型试验是浮式风力机动力响应研究的主要方法,样机测试技术的积累将促进设计标准的完善及浮式风电的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浮式风力机;耦合模型;非线性荷载;气动荷载;水动荷载;二阶波浪力;畸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