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English Version 无障碍浏览
走进南科院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试验基地
 
首页>行业新闻
新华社:南水北调中线向京津供水各超60亿立方米
日期:2021年03月03日 18:20:43来源:转自水利部网站点击数:2337次字号:【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刘诗平)记者2日从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累计向京津冀豫供水345.27亿立方米。其中,向河北供水量突破100亿立方米,向京津供水分别超过60亿立方米,达到60.06亿和62.13亿立方米,工程综合效益凸显。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6年多来,南来之水优化京津冀水源配置,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北京,南水改变了首都水资源保障格局和供水格局。超过40亿立方米的南水被用于自来水厂供水,占入京水量约七成,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300万人。同时,向密云、十三陵等水库存蓄的南来之水接近9亿立方米,并向城市河湖补水及回补地下水,使地下水水位得到显著回升。

  在天津,南水北来,形成了以南水北调、引滦工程为骨架的供水新格局,中心城区、滨海新区等经济核心区域实现了引江、引滦双水源保障。逐步用南水代替地下水源,提升了2817个村、286.8万农村居民的饮水质量。

  在河北,通过40多座分水口、128座地表水厂送达的南水,改善了冀中南部地区供用水结构。截至2020年底,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7市实施南水置换工程,受益人口达1354万。

  保障生活用水的同时,南水北调工程向河北省实施生态补水,累计向白洋淀等20多条河流补水30亿立方米,形成有水河道2578公里、水面面积175.6平方公里;向天津市子牙河、海河生态补水量连年增长,累计达12.7亿立方米,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线工程贯穿京津冀,形成了京津冀三地水系互联、互通、共济的供水新格局,对实现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上一篇:李小鹏主持召开部务会,强调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着力推动长江航运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下一篇:黄河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正式设立并启动实施
相关文章  
·中国新闻网:珠江流域水利规划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保障大湾区防洪安全
·水利部召开绿化委员会会议
·新华社:大国治水!我国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我院召开2020年度总结表彰大会
·水利规划计划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最新文章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版权所有
南科院联系电话:025-85828808   网站联系电话:025-85828105   苏ICP备05007122号
地址:南京市广州路223号  邮编:210029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nhri.cn
总访问量:37268304
总访问量:37268301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