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获2016年度中国航海科技奖一等奖 项目依托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一期工程,采用数值计算、物理模型试验、现场试验、理论分析等手段,对新型消能护滩结构、新型堤身构件、生态软体排技术、以及护底软体排稳定性和余排宽度设计方法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1. 首次研发了主动式钩连体与扭双工字型透水框架两种新型消能护滩结构,揭示了其消能护滩机理,提出了设计方法,形成了成套施工工法,消能护滩效果良好,并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效应。 2. 研发了齿形构件新型堤身结构,提出了齿形构件混合堤水流力和波浪力的计算方法;对现行规范中半圆型混合堤结构波浪力计算公式进行了补充完善。 3. 首次研发了生态软体排结构,具有既能防冲护滩、又能栽种植物的功能,成功应用于航道整治水位变动区护滩和生态修复工程;研究开发了大网格土工格栅+拼接咬合型十字块压护结构,成功保护了航道整治高滩区原生植被。 4. 首次提出了波流共同作用下软体排压载稳定性计算公式及相应的设计计算方法;建立了有余排防护条件下淹没丁坝坝头和潜堤下游冲刷坑深度计算公式;优化了余排宽度的设计计算方法,提出了软体排与扭双工字型透水框架联合护底技术。 项目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建设,为12.5米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并且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