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工程科技项目。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1)完善和发展高土石坝地震安全评价的黏弹性理论,建立高土石坝地震安全评价的弹塑性理论。建立能反映堆石料强度和剪胀(缩)非线性规律、卸载剪缩以及永久变形发展过程的静动力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实现了高土石坝地震变形和破坏过程的弹塑性数值模拟;研发功能强大的土石坝抗震分析系统软件,成功应用于糯扎渡等多座高土石坝的地震安全评价和抗震设计方案优化。(2)创建了高土石坝地震安全评价标准与极限抗震能力计算分析方法。包括坝顶震陷量、面板接缝变形、坝坡稳定安全系数与滑动体范围,基于黏弹塑性理论的极限抗震能力计算分析方法。其合理性得到了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与紫坪铺大坝震害验证。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快速查明紫坪铺高面板堆石坝地震险情对指导震后除险加固设计、施工发挥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