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English Version 无障碍浏览
走进南科院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试验基地
 
首页>行业新闻
人民日报海外版: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惠及5310万人
日期:2018年06月21日 08:52:28来源:水利部网站点击数:2538次字号:【

本报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从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获悉,截至6月17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陶岔渠首调水入渠水量达150亿立方米,工程惠及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19座大中城市,5310多万居民喝上了南水北调水。其中,北京1100万人,天津900万人,河北1510万人,河南1800万人。沿线受水省份供水安全系数有效提升,居民用水水质明显改善,南水北调在保障水安全、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优化配置水资源等方面发挥了社会、经济、生态等综合效益。

  保水质安全。监测显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3年来,各项水质指标稳定达到地表水标准II类以上,保证了从“丹江口到家门口,从源头到龙头”的水质安全。“水碱少了,口感甜了!”北京大兴区佳和园新区居民张秀丽,拿出自家烧水壶现身说法。监测显示,北京自来水硬度由每升380毫克降至120—130毫克。许多地方净水器下岗,河北黑龙港地区,400多万人几百万群众彻底告别饮用苦咸水、高氟水的历史。

  保供水安全。在北京,南水北调水占城区日供水量的73%,全市人均水资源量由原来的100立方米提升至150立方米,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1.0提升至1.2。在天津,南水北调成为供水保障线,14个行政区居民都喝上南水,从单一“引滦”水源变双水源保障,供水保证率大大提高。在河南,供水范围覆盖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等10余个城市,农业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00万亩。在河北,南水北调工程作为稳定水源,为石家庄市、保定市、邯郸市等沿线大中城市提供了可靠的饮用水保证。

  促生态安全。沿线各地地下水水源得到涵养,地下水位得到不同程度回升,累计压减地下水开采量逾8亿立方米。南水进津后,天津市加快了滨海新区、环城四区地下水水源转换工作,使地下水位累计回升0.17米。在北京,南水北调累计替代密云水库供水约23亿立方米,对北京水资源调配、水源丰枯互济起到重要作用,通过顺义小中河向密怀顺应急水源地回补地下水超过1亿立方米,通过综合措施,今年北京平原区地下水位回升0.41米,地下水储量增加了2.1亿立方米。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上一篇:国家能源局发布1-5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下一篇:新华社:汉江、鄱阳湖区水库首次被纳入长江中上游水库联调群
相关文章  
·水利部关于印发2018年水利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湖北交通聚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攻坚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大方面
·蒋旭光会见“水到渠成共发展”网络主题活动媒体采访团
最新文章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版权所有
南科院联系电话:025-85828808   网站联系电话:025-85828105   苏ICP备05007122号
地址:南京市广州路223号  邮编:210029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nhri.cn
总访问量:37219281
总访问量:37219279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