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English Version 无障碍浏览
走进南科院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试验基地
 
首页>行业新闻
我国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
日期:2016年04月13日 08:48:44来源:转自水利部网站点击数:2375次字号:【

  本站讯 4月11日下午,水利部召开新闻通气会,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介绍了地下水水质监测有关情况。

  2014年起,水利部针对目前地下水问题比较突出的18个省区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这18个省区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西北地区盆地以及江汉平原。2015年18个省区地下水水质的总体情况是,Ⅱ-Ⅲ类19.9%,Ⅳ-Ⅴ类80.1%。这个结果与去年环保部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和水利部公布的《水资源公报》所反映的状况基本一致。但这些数据主要是北方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的监测数据,并不是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数据。目前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主要取自深层地下水。

  近年来,水利部组织对地下水水源地开展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摸底调查。根据正在编制的《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4748个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中,有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1817个,水质达标率为85%左右。2014年,175个供水人口50万以上的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中共有33个地下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总的来看,我国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下水治理与保护,出台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解决华北地区严重缺水问题,建设了南水北调工程。目前,南水北调中线供水规模分别占北京城区、天津中心城区供水总量的70%左右和80%以上,水质达到Ⅱ类,南水北调水置换了部分地区地下水水源,显著提高了城市供水保障能力,有效缓解了部分地区用水紧张问题。

  2014年起,水利部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在河北启动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采取置换水源、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节水灌溉、加强地下水管理等措施压采地下水,已形成7.6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压采能力,同时也减缓了地下水污染趋势。同时,2015年,水利部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启动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新建改建地下水监测站点20401个,建设期为3年,该项工程完工后,将大大提高地下水监测的能力和水平。

  水利部向社会公布地下水监测信息,主要目的是让社会公众了解地下水现状,重视地下水保护。水利部将坚持问题导向,全面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强化水源地保护,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地下水保护与水污染治理,加大地下水监测力度,逐步改善地下水水质状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上一篇:国家防总部署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安全度汛工作
下一篇:松花江干流全线平稳开江
相关文章  
·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
·我国将严控风电弃风严重地区电源建设节奏
·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2016年度风电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
·民生所系 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十三五”能源
·水利部定点扶贫暨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召开
最新文章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版权所有
南科院联系电话:025-85828808   网站联系电话:025-85828105   苏ICP备05007122号
地址:南京市广州路223号  邮编:210029 管理员邮箱:webmaster@nhri.cn
总访问量:37338744
总访问量:37338745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